学院开展专题讲座集中学习《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文件精神与探讨数智赋能教学改革

发布者: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时间:2025-04-28浏览次数:10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学校《关于开展本科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的通知》精神,切实增强教育强国建设的思政引领力和推动数智化赋能教学改革创新,,学院邀请了杨玉浩副教授和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邱权副教授,分别围绕《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及《数智赋能课程建设与教学创新 》进行深入解读与分享。

 


   杨玉浩老师以《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为蓝本,从三个维度深入剖析了教育强国建设的核心内容:首先,对“强国的教学安排”进行了系统梳理,阐明教学改革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关键作用。其次,在“思政教育的专家解读”部分,重点分享了如何通过创新思政教育模式,将价值观教育融入日常教学。最后,杨老师围绕“高等教育强国标准的理解”展开了批判性思考与延伸性讨论。


  邱权老师聚焦数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创新,结合自身丰富扎实的教学改革实践,分享了独到见解与宝贵经验。他先从“数智化的概念”入手,解释了数智化在知识图谱、生成式人工智能、虚拟仿真模拟、虚拟现实、数字人等五个方面的具体应用,认为数智化不仅是技术的升级,也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全面变革。紧接着,在“数智化课程建设”部分,邱老师结合实际建设案例,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课程设计,打造个性化、智能化的学习体验。最后,邱老师通过展示如何通过虚拟现实、在线协作平台等技术手段,打破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造力,并提出数智化赋能教学内容重构、方法创新,以及思政教学融入的三大实践路径。他认为,数智赋能就是要做到“减负增能,提质增效”。

  本次专题讲座紧扣学校本科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主题与要求,内容上既体现了紧跟党和国家最新政策的政治高度,又体现了推进前沿技术应用于课程建设与教学革新的精准务实,加深老师们对教育强国建设重要文件精神理解的同时,也使大家对数智化赋能教学改革创新的内涵与路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未来,学院将以《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为指引,积极担当,主动作为,以持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为抓手,为全面提升思政引领力贡献力量。(文/钟晓雄 图/张春苑)


  • 初  审 | 林晓希 复  审 | 何艳玲 终  审 | 项赠

地址:天河区五山华南农业大学4号楼

电话:020-85286459

邮箱:sizhengbu@scau.edu.cn

Copyright © 华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ICP备案号:粤ICP备 05008874号

管理登录

马克思主义学院

微信号:Makszy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