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至1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河南焦裕禄干部学院举办社会实践研修及党性教育培训班,通过理论授课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学习焦裕禄精神,锤炼党性修养,提升教学科研能力。
本次培训构建了“专题讲座+沉浸式教学+延伸课堂”的立体化理论学习体系。在专题授课环节,河南焦裕禄干部学院教授张静以《焦裕禄精神的形成发展与时代价值》为题,从历史脉络和当代意义两个维度,深入阐释了焦裕禄精神的核心内涵。郑州大学教授辛世俊围绕《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党的作风建设》,结合典型案例解读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要求。沉浸式教学《您好焦裕禄》通过情景再现方式,生动展现了焦裕禄同志在兰考的奋斗历程,让学员们深受触动。分组研讨围绕焦裕禄精神时代价值开展,结合教学科研实际交流学习心得。
培训班先后深入17个现场教学点开展实践教学,构建起“兰考精神溯源+开封文化传承+郑州文明探源”的三维教学体系。在兰考教学板块,学员们在焦桐广场凝视焦裕禄同志亲手栽种的泡桐树,聆听“贴膏药扎针”治理风沙,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故事,感悟“艰苦奋斗”的创业历程;兰考县展览馆内,通过200余件实物史料,系统了解焦裕禄带领群众战天斗地的“迎难而上”壮举;在焦裕禄纪念园瞻仰烈士墓,举行追思仪式,深切缅怀焦裕禄同志“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无私奉献精神;在兰考县气象局了解科技赋能防灾减灾的实践;黄河东坝头段,在“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人号召下,实地考察了化害为利的治水实践;张庄村作为习近平总书记调研过的村庄,其脱贫攻坚成果生动诠释了“亲民爱民”的执政理念。产业发展考察中,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兰考生产基地、品牌家居产业园和兰考县新时代“两个健康”实践中心,分别展示了泡桐资源转化、产业集群发展和民营经济服务的创新实践,全方位呈现了“科学求实”的发展智慧。木铎湾乡村振兴示范区内,学员们实地学习“千万工程”经验转化成果,见证了兰考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实践路径。
此外,学员们还实地考察了开封州桥及汴河遗址、精忠岳庙、启封故园、包公祠、开封博物馆、商都遗址博物馆、郑州文庙等现场教学点,深度感悟精忠报国的家国情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实践智慧、廉政文化的历史镜鉴和儒家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进一步强化了使命担当,激发了育人热情。
在结业仪式上,学院党委书记项赠指出,全体教师要将焦裕禄精神的“五个方面”与教学科研深度融合:在“亲民爱民”中厚植教育情怀,深入学生群体了解学生所思所想;在“艰苦奋斗”中勇攀学术高峰,聚焦三农领域重大理论问题;在“科学求实”中锤炼教学本领,构建新时代思政课教学体系;在“迎难而上”中破解发展难题,以科研创新服务乡村振兴;在“无私奉献”中彰显师者担当,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他强调,要把兰考之行的所学所悟转化为推动学院发展的实际行动,以更高标准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贡献力量。
此次研修培训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使学员们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焦裕禄精神的时代价值有了更准确的把握。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教学科研的强大动力,努力成为焦裕禄式的好老师、好干部。(文/欧阳娟 图/伍鹏)
- 初 审 | 李萌萌 复 审 | 李敏 终 审 | 项赠